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试卷(二)答案
时间:2017-01-18 17:18:10责任编辑:admin
关键词:
全国招教 2014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略。2.B【解析】略。3.C【解析】具体参见《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4.D【解析】略。5.B【解析】略。6.B【解析】略。7.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行政法规的概念。8.A【解析】略。9.A【解析】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10.D【解析】具体内容参见《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11.A【解析】略。12.B【解析】略。13.C【解析】略。14.D【解析】略。15.D【解析】略。16.C【解析】所谓“三色农业”是指绿色生态立体农业、白色农业(不污染环境的微生物工厂化农业)和蓝色农业(海洋水域农业)。17.D【解析】与旧版相比,新《世界反兴奋剂条例》从重处罚逃避检查、破坏样品和使用非特定违禁物质等行为,运动员初次违规即给予4年处罚,而在过去,针对这类行为的禁赛期为2年。18.B【解析】“黄标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是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或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称为黄标车。19.C【解析】略。20.C【解析】略。21.B【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马尔克斯《百年孤独》。22.D【解析】略。23.B【解析】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指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地处山东腹地,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南接长三角,北临京津冀,与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相连,是山东半岛与华东、华北和中西部地区联结的重要门户,是全国交通、信息大通道的重要枢纽,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在承接产业转移、配置生产要素、拓展经济腹地、提高综合实力等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24.B【解析】略。25.A【解析】略。26.B【解析】略。27.B【解析】略。28.C【解析】略。29.D【解析】略。30.D【解析】略。二、多项选择题31.ABCD【解析】略。32.ABC【解析】略。33.D【解析】略。34.ABC【解析】本题考查新消费者保护法。35.ABC【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36.ABCD【解析】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签署第629号国务院令,公布《农业保险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37.ABCD【解析】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林业局、气象局、海洋局联合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以下简称《战略》),并下发通知。《战略》指出,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基础能力仍待提高,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适应要求,适应工作保障体系尚未完成,敏感脆弱领域的适应能力有待提升,生态系统保护措施有待加强。38.ACD【解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四章聘用合同,第十二条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故A项正确;第十三条规定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12个月。故B项错误;第十五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连续旷工超过15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个工作日的,事业单位可以解除聘用合同。故C项正确;第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到开除处分的,解除聘用合同。39.ABD【解析】《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40.AB【解析】不同人士对汽车的不同认识,考查认识论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41.ABCD【解析】本题考查了新型“背包式”无人机的知识。美国防项目承包商开发的新型“背包式”无人机代号“即时眼”,起飞重量仅为1磅,安装了4个直升机旋翼,能够通过轻型摄像机在空中为地面部队迅速提供敌方部队动态情报。作为研制方的美国物理科学公司发布的视频资料显示,单人完成从包里取出无人机到将其发射出去整个过程仅需不到1分钟时间,无人机可在不到10秒内飞升至400英尺的空中,锁定并跟踪地方地面人员和机动车辆。同时,该无人机还可在夜间工作,用以测绘地形。42.ABC【解析】本题是对“嫦娥三号”探测器的考查。43.BCD【解析】赵某和刘某的行为违反了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刑法》,该违法行为与我国参加的《濒临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有关。44.BD【解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规定:协议在保护版权与相关权利时,将独创性数据汇编作为版权的客体加以保护,因此B项正确;将计算机程序及电影作品的出租权作为版权的内容加以保护,因此D项正确;协议在对专利保护时,排除了对动植物新品种和疾病的诊断方法的保护,因此A、C项错误。45.ABD【解析】本题不仅考查了客车的日时速、大里程,也考查了新的时政知识。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国将规划建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宜万段时速只有160公里)。四纵为京沪客运专线(京沪高铁)、京广深客运专线(京广深高铁)、京哈客运专线(京哈高铁)、沪杭福深客运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四横为徐郑兰客运专线、沪昆客运专线(沪昆高铁)、青石太客运专线、沪汉渝蓉客运专线。到2015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9万公里;到2020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突破12万公里,快速客运网基本覆盖中国省会及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故C项错误。2013年12月28日广西高铁首列动车由桂林开出,只需10小时36分便能抵达首都北京,这是八桂儿女盼望已久的“速度”,结束了广西没有高铁的历史,更使广西成为全国首个开通高铁、开行动车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三、单项选择题46.C【解析】题干的描述出自《学记》。【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学记》的掌握。★★【错因分析】记忆混淆。47.B【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康德的认识。★【错因分析】有些人认为,首次将《教育学》作为大学课程进行讲授的学者是康德,而有些人则认为另有其人,这是目前尚存争议的知识点。考生如果遇到类似题目,要看选项中是否有康德这一项。48.B【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不理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内涵。49.C【解析】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癸卯学制的理解。★★【错因分析】壬寅学制、癸卯学制的参照蓝本是日本的学制,壬戌学制的参照蓝本是美国的学制,考生需准确区分并熟练掌握。50.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杜威的著作的认识。★★【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51.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赞科夫的认识。★【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记忆混淆。52.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错因分析】记忆混淆。53.C【解析】朱熹对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做出了这样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由此,答案为C项。【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启发性原则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不理解文言文的意思。54.B【解析】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考生需准确掌握。55.D【解析】“道德”二字的合用,早见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命题立意】考查“道德”二字合用的渊源。★【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56.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不同课程理论的理解。★★【错因分析】记忆混淆。57.C【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备课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58.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启发性教学的典型示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启发性教学的理解。★★【错因分析】混淆常用教学原则的内涵。59.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新教育运动。【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新教育运动的理解。★★【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60.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泰勒模式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目标模式的理解。★★【错因分析】识记不清。61.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与施行的时间。★★【错因分析】考生易混淆几个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与施行的时间。62.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八章的内容。【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错因分析】考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具体内容不了解。63.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错因分析】考生要注意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新修订的内容,易误选B项。64.C【解析】详见《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错因分析】相关知识识记不清楚。65.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正式的课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古德莱德关于课程定义的理解。★★【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66.C【解析】格塞尔所做的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是他的自然成熟理论的有力证明。【命题立意】考查格塞尔为自然成熟说所做的著名的实验。★★【错因分析】考生对各个心理学家所做的著名的实验记忆混淆。67.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错因分析】混淆环境、遗传、教育、实践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68.C【解析】题干的意思是: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总是爱好嬉游,而厌恶约束,就像草木开始萌芽,顺应它就发展,摧残它就衰萎。因此,儿童教育就须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使他们“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也就是说,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本题答案选C项。【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尊重学生原则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难度较大。考生易错选B项,王阳明提出的教学原则中,有因材施教原则,只是对应该原则的文段是“随人分限所及”。69.A【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认识。★【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70.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要素主义教育的观点。【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要素主义教育的理解。★★【错因分析】识记不清。71.D【解析】提出教学过程优化的教育家是巴班斯基。【命题立意】考查巴班斯基的观点。★【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72.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近发展区”的提出者。★【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73.C【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规律的理解。★★【错因分析】“关键期”是考生理解个体身心发展不均衡性规律的关键词之一,此外,还有“同一方面的速度快慢”“不同方面水平高低”。74.D【解析】符号学习又称表征学习,是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符号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相应的等值关系。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符号学习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没有准确掌握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的内涵。75.B【解析】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差异的反应。【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泛化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泛化与分化的内涵。76.C【解析】12岁~18岁的青少年的发展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其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命题立意】考查12岁~18岁的青少年的发展危机。★★★【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77.D【解析】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命题立意】考查场依存型学生的认知特点。★★【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考生需准确识记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的认知特点。78.C【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2)学科渗透;(3)班主任工作;(4)学校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5)家庭教育;(6)环境教育;(7)社会磨砺;(8)其他途径(少先队、板报、校报、广播等)。【命题立意】考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79.C【解析】诱导是由兴奋过程引起或加强抑制过程,以及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兴奋过程。前者是负诱导,后者是正诱导。相继性诱导是在大脑皮层的相同位置上以兴奋与抑制发生的先后来分的。例如,由于晚上“开夜车”学习,大脑皮层上的兴奋导致第二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大脑抑制,是相继负诱导。【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相继负诱导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的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没有理解正诱导与负诱导、同时性诱导与相继性诱导的区别。80.B【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生活中大量的“一心二用”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都属于注意的分配。【命题立意】考查注意的分配现象的体现。★★【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注意的范围、注意的分配、注意的稳定性,易错选A项。81.D【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题干所述是知觉的大小恒常性。【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知觉的恒常性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知觉的四个特征的概念。82.C【解析】压抑(动机)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该理论是弗洛伊德在给病人催眠时发现的。他认为个体之所以无法回忆,是因为该记忆使病人感到痛苦而被人为地压抑到潜意识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考试时常常发生)就属于这种类型。【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压抑(动机)说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准确识记关于遗忘的原因的几种理论。83.D【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心境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心境、激情与应激的内涵。84.D【解析】投射是指自我将不能接受的冲动、欲望或观念归因(投射)于客观或别人。这对于婴儿是相对正常的,对于成年人则可能由于极度地歪曲现实而成为偏执妄想。【命题立意】考查投射的概念。★★【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85.C【解析】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如有些同学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但又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趋避冲突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四种动机斗争的概念。86.D【解析】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知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命题立意】考查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准。★★【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87.A【解析】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命题立意】考查晕轮效应的概念。★★【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社会知觉常出现的几种偏差的概念。88.B【解析】负强化也称消极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负强化的理解。★★★【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考生需注意区分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的概念。89.B【解析】名义量表(定名测量),其上的值只有类别标志的含义,不能施加任何运算;顺序量表(定序测量),其上的值只有顺序的含义而不等距,既无可加性更无可除性,只可施行顺序递推的逻辑运算;等距量表(定距测量),其上的值不但有顺序含义,还是等距的,即单位相等,只有可加性而无可除性,只能施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作乘除运算;比例量表(比率测量),其上的值不但有顺序性,还等距、等单位、有绝对零点,既有可加性又有可除性。【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定序测量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90.B【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它以反复测验时能否提供相同的结果来说明。【命题立意】考查信度的概念。★★【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信度与效度的概念。91.D【解析】D项体现了遗传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命题立意】考查环境对人身心发展影响的体现。★★【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记忆混淆。92.A【解析】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作第二信号系统,如成语“谈虎色变”以及典故“望梅止渴”,是人类特有的,是人类和动物的条件反射活动的根本区别。第二信号系统属于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命题立意】考查经典性条件作用说的内容。★★★【错因分析】考生对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几个流派的观点识记不清。93.A【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诊断性评价的内涵。【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诊断性评价的理解。★★【错因分析】记忆混淆。94.C【解析】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命题立意】考查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层次。★★【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95.A【解析】胆汁质的人以精力旺盛、粗枝大叶、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整个心理活动笼罩着迅速而突发的色彩。张飞的气质就符合胆汁质的特点。【命题立意】考查胆汁质的气质特点。★★★【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考生易混淆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这四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四、多项选择题96.ABCD【解析】法律救济的渠道有四种:行政渠道、司法渠道、仲裁渠道和调解渠道。其中,行政渠道、仲裁渠道和调解渠道通称为非诉讼渠道。行政救济渠道主要有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两种方式,教师申诉是方式之一。【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97.BCD【解析】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学过程特殊性体现的掌握。★★★【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98.CD【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自身的历史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掌握。★★【错因分析】审题有误。99.ABC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九条规定。【命题立意】考查教育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错因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内容不熟悉。100.ABC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体谅模式的认识。★★【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101.ACD【解析】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体现在:(1)境界的高层次性;(2)意识的自觉性;(3)行为的典范性;(4)影响的深远性。【命题立意】考查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02.ABC【解析】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命题立意】考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要求。★★★【错因分析】基础知识理解不准确。103.ABC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学校教育对文化的作用。★★【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漏选多因记忆不准确。104.ABC【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全球化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05.CD【解析】赫尔巴特的四阶段论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命题立意】考查赫尔巴特的教学四阶段论。★★【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106.BCD【解析】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命题立意】考查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错因分析】混淆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107.ABCD【解析】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第一步是明确大学的宗旨,为师生创造研究高深学问的条件和氛围。具体做法有:(1)改变学生观念;(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命题立意】考查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的做法。★★【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08.AD【解析】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研究的类型。★★【错因分析】记忆混淆。109.ABCD【解析】略。【命题立意】考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改革的规定。★★★【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110.BCD【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即儿童的认知是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命题立意】考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的内容。★★★【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111.ABD【解析】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但并不认为学习是“刺激—反应”的简单过程。【命题立意】考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12.ACD【解析】A、C、D项都属于精加工策略,B项属于复述策略。【命题立意】考查精加工策略的内容。★★★【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考生如果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就容易混淆精加工策略与复述策略的内容。113.BD【解析】A、C项是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量数,B、D项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命题立意】考查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14.AD【解析】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如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想象出祥林嫂的形象,就是再造想象的过程。B项是无意想象,C项是创造想象。【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再造想象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没有深入理解再造想象的概念。115.AC【解析】操作技能又叫运动技能、动作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写字、打字、绘画,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田径、球类、体操,生产劳动方面的车、刨、磨等活动方式,都属于操作技能的范畴。B、D项属于心智技能的范畴。【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操作技能的理解。★★★【错因分析】考生混淆了常见的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116.CD【解析】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命题立意】考查情绪和情感的关系。★【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17.ABCD【解析】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有:(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经验;(3)言语暗示;(4)情绪唤醒。【命题立意】考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118.BD【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绪与动机。此外,个体的认知结构、个性特征以及问题的特点等也会影响问题解决。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动机与问题解决的关系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命题立意】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19.ABC【解析】形式运算阶段(11岁~成人)的特征:(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类比推理;(4)抽象逻辑思维;(5)可逆与补偿;(6)反思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8)形式运算思维的逐渐发展。【命题立意】考查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考生需准确识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具体内容。120.ABCD【解析】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程序性知识的理解。★★【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21.ABC【解析】教育目标通常分为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其中结果性目标包括认知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命题立意】考查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122.ABCD【解析】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在于:(1)成绩的提高往往需要以新的结构和方式、方法代替旧的结构和方式、方法,新旧交替会遇到许多困难;(2)一时难以克服使进步暂停或成绩下降,时间一长,兴趣降低,产生厌倦情绪和身体疲劳状态,也会使进步暂停和成绩下降;(3)练习环境、练习工具及教师指导方式的改变等。【命题立意】考查产生高原现象的原因。★★【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23.AD【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命题立意】考查学习的内涵。★★★【错因分析】考生没有理解学习的实质与内涵。124.ABC【解析】创造性思维以发散思维为。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独特性)等特点。另外,创造性思维者还要对新颖独特的观念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具有及时把握它们的能力。因此,目前有人以发散思维的特点来代表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命题立意】考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125.ACD【解析】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B项明显说法有误。【命题立意】考查能力的内涵。★★【错因分析】基础知识复习不到位。五、案例分析题126.B【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127.ABC【解析】一般来说,一个好的教师要拥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的素养。128.D【解析】根据案例可知,“我”之前只是教书,没有育人。129.ACD【解析】略。130.AD【解析】略。2024年教师招聘官方微信客服
- 公告资讯
- 学习答疑
- 1对1指导
- 笔试资料
- 面试技巧
- 公开讲座
手机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客服老师微信领取
微信客服咨询
添加微信客服
随时随地答疑解惑
“码”上添加历年试题 0元下载
6大学科,100套试题
学练结合,查漏补缺
“码”上领取测测你是否适合当老师
学历年龄分析,资格证书分析
报考地分析,历年考情分析
“码”上测试分析